北票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北票新闻网>>走进北票>>民俗民情

民俗民情

2016-12-07      

  北票民间春节习俗

  北票地处辽西,历史上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丰厚的历史遗存人文积淀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特别是近现代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进入,形成了本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春节习俗。

  北票地区的春节习俗,由于地域、民族、气候、语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俗仪式、语言禁忌和文化活动。如满族群众的传统民俗中的“太平鼓”和“抓“噶拉哈”。如结构简洁,风格明快,表现人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具有古朴的民风,反映了蒙、汉、满等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与北方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影响和传承的北票民间剪纸。

  北票民间春节习俗以汉民族儒家思想体系为基础,融合了佛教、喇嘛教、道教、萨满教的教义,形成了独特的泛神论体系,因此,对研究各种宗教在北票地区的发展,对民俗、民间崇拜等文化现象的研究,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北票民间传统春节习俗,特别是太平鼓、黄河灯、高腿秧歌、民间剪纸等文化娱乐活动,体现了汉、满、蒙、回等多民族的文化融汇,具备浓郁的民族性、民间性和地方艺术特色。

  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然而在今天“全球化”和“商业经济”等新的文化语境下,以春节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节日正在遭受着巨大的考验。就北票地区而言,人们对春节的传统习俗渐渐生疏和淡漠,一些传统的仪式、文化活动正濒临失传。

  北票八支箭蒙古族礼俗

  北票市南八家乡八支箭地区,相传是清乾隆年间蒙古王爷护送公主远嫁至此,保留了大量的蒙古族礼俗。其中,尤以婚俗最有代表性。

  蒙古族自古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与诃额仑夫人的成亲,就是抢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清代中期,蒙古族进入北票,婚礼习俗渐渐与汉族、满族的婚礼习俗相融合。

  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新娘梳着少妇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新娘由舅舅抱进轿子,并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新娘上轿后要哭泣,表示不忍离开家,且要一路啼哭,直至进洞房。

  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之前,要烧喜神纸,进入大门后要劝新娘停止哭泣,进入洞房后要揭去新娘的红头巾,并供到堂屋中。吃饭时让新娘在洞房内吃独席,由新郎为新娘添饭。当晚,姑娘和小伙子要来庆贺,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同时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岳父母同时给新郎一个银镯子。从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新婚夫妇都要作揖。返回男方家后,他们还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等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长辈和同伴烧洗脚水。婚礼至此即告结束。

  婚后7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地方住宿。历史上,蒙古族有男子可以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习俗。

  北票民间剪纸

  北票市位于辽宁西部,大凌河中游,总面积4545平方公里,总人口61.9万人。北票历史悠久,人文遗存比较深厚.地处辽宁西部,是蒙、汉、满、回多民族混居的地区,又是地道的丘陵地区,地域性决定着该地区的文化特质。

  北票民间剪纸是北票地区最流行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乐意用剪纸来营造现代生活气氛,而且花样不断翻新。剪纸在北票民间广泛用作窗花、门笺、团花,除象征吉祥喜庆外,还用作鞋花、枕花、梳妆镜上的喜花,陶瓷器具上的边饰等。北票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之中,出自劳动人民之手,常采用寓意象征手法和变形夸张手法,结构简洁,风格明快,表现着北票人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北票地区的剪纸艺术具有三种特色:一、外来文化的输入直接影响当地剪纸的艺术形式;二、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形式;三、具有借鉴和与创新的艺术形式。

  北票地区的剪纸无论从艺术形式及作品内容上都是各地域风格、各民族风格、东西方风格、传统与现代风格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近年来,北票地区的民间剪纸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北票本土风格的剪纸,一派是风格单质朴,古拙而健美,富有草原的乡土情趣的内蒙古剪纸,另一派是具有体积感又有刀剪意味的造型样式的满族剪纸。这些剪纸与山东、河北剪纸长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具有独特意纯味的北票民间剪纸。

  北票民间皮影

  明代以来河北唐山一带皮影戏逐渐兴起,随关内人口大量迁徙关外,皮影也流传于东北及辽西一带。北票地区皮影约于明末清初传入北票,至今大约有400多年历史。

  北票皮影受地域和传承方式等影响,大凌河南北的演唱形式、唱腔等方面略有差异,河南一带与锦州、义县皮影近似。北票和敖汉、奈曼、阜新皮影相近。皮影传承的形式有父传子,兄传递家族式接续,也有拜师学艺,师徒相传,还有由于个人爱好主动搭帮,逐渐学会唱影的,北票地区的皮影即不同于河北唐山地区的影(滦州影),和东北影(辽南影)也有差别,在长期流传的演唱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和特点,主要表现在唱腔粗犷豪放、不掐嗓子。能更好地抒发感情;艺人多才多艺,拿线、唱、伴奏样样精通,人少也可以演出;板式多样、曲调流畅优美,变化大;唱词道白融入方言土语,具有地方特色,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北票皮影的音乐、乐器伴奏、演唱、影人和影件的雕刻、皮影造型等独具特色。特别是在演出方式上,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曾经结下不解之缘,许多演出形式对研究北票地区的民俗具有重要的价值。后来,受到各种因素冲击,皮影艺人寥寥无几,皮影演出门庭冷落,已经处于极度濒危状态。2010年,北票皮影被列入朝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北票皮影的音乐、乐器伴奏、演唱、影人和影件的雕刻、皮影造型等独具特色。特别是在演出方式上,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曾经结下不解之缘,许多演出形式对研究北票地区的民俗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代:李相廷(约出生于1894年,已故)

  第二代:翟凤国(男,1943年10月12日生人)

  第三代:翟凤军(男,翟凤国弟,1949年7月7日生)

  翟凤久(男,翟凤国弟,1951年11月19日生)

  盖玉兰(女,翟凤国妻,1944年2月14日生)

  翟秀芹(女,翟凤国女,1966年3月28日生)

  北票民间太平鼓

  北票太平鼓从清朝康熙年间始,历经三百多年而不衰。北票的太平鼓舞又别具一格,独具特色,它摒弃了原太平鼓舞中的颇为沉闷的说唱部分,而发展了原太平鼓舞中的舞蹈部分,以扭、摆、顿、颤等动作,形成了张弛有度、稳中有浪、浪中有动的艺术特点。主要舞蹈动作有:烙饼、磕鼓钱、扑蝴蝶、夹包袱、磕缸沿儿、踢毽子等。

  北票太平鼓是北票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门类,由满族萨满跳神舞步发展而来。表演太平鼓的演员,一般都为女性。太平鼓的表演活动集中在农历正月,是春节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票太平鼓风格简单古朴,即兴色彩浓厚,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舞蹈形式。

  太平鼓流传到明清时代,成为民间用以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古代农村妇女在正月不能出门,在家里又忌针,闷得慌就拿起太平鼓在家里敲打起来,继而发展到左邻右舍。几家的妇女聚集在一家院子里,玩起太平鼓。

  发展到近代,太平鼓这种表演形式盛行。每年一进腊月,各村就开始打太平鼓,一直打到旧历二月初一止。因为旧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的日子,打鼓会惊动龙王下雹子,打霹雷,为了不惊动龙,求得一年的好收成,所以到二月初一息鼓。

  太平鼓表演自如,人数不限。两人打叫拜鼓,亦称滚元宵,三人打叫三赛花,四人打叫四面斗,八人的叫八面风,更多人的叫刮旋风。太平鼓的表演以快、转为主要手段。快,指鼓点打得快;转,指一边大鼓身体一边旋转。以往,在太平鼓兴盛的地区,不会打太平鼓或是打得不好的姑娘,嫁人都受影响。

  太平鼓既然是民间艺术,它所表现的内容基本上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太平鼓敲打起来鼓点简单,节奏明快,语汇清晰。太平鼓根据民谣来编排鼓点,在发展中也借鉴姐妹艺术的表现手法,使太平鼓这一民间艺术更加增添了诱人的魅力。

  从1992年开始,文化部门对北票民间太平鼓舞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挖掘整理工作。在城市中小学开展了传统民间太平鼓舞的普及和大型表演活动,制作了大量太平鼓(现多数已由于时间原因而朽坏),拍摄了资料片,总计投入资金5万余元)。现尚有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暂存采录者手中,由于北票民间太平鼓舞习艺周期长,加之外来文化影响,年轻人多不愿学,已经是后继乏人。

  北票南八家乡高腿秧歌

  北票属于多民族杂居地区,虽然汉族人口居多,但蒙、满、回等少数民族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移民也把具有地方特色的秧歌带到北票。例如:我市的秧歌队中有一个扮相丑陋,耳挂红辣椒,手持大烟袋的老迈婆和一位绳甩子,在队伍前摇摇摆摆,所谓的鞑子官就是河北秧歌的特点。我们最常见的手绢舞,扇子舞,彩带舞则是山东秧歌的特点。而台吉十小的腰鼓则有河南秧歌的特点。可见,我市的秧歌与河北、河南、山东的秧歌有着亲缘关系。

  高跷秧歌是演员借助于高出地面的假腿进行表演,除绑腿外。大高跷脚离地面一米至一米五。高跷用一、二年生碗口粗细的柳木材质为宜,脚踏一块按在立柱上的木板,上部用青麻辩(编)成的麻绳绑在小腿上。我市南八家四家板村、大营子村的秧歌队,大三家乡房申村的秧歌队就是大高跷秧歌。

  大高跷秧歌大都由男性演员演出,因为高跷很高,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不适应女性。大高跷的人物一般都是由两名耍公子打头。我地区很多地方把耍公子叫白了,叫成傻公子,其实耍公子是正扮,不是丑扮,类似戏剧武小生人物,戴小生巾,插英雄胆,扭得动作大,舞姿美。

  大高跷秧歌中通常都是上下角,上角称旦角,下角称丑角。有的事用四锣四鼓自行伴奏,我市南八家乡大营子村的秧歌队、哈尔脑乡村的秧歌队都是四锣四鼓。四锣四鼓秧歌队的人物扮相有渔夫、担夫、耕夫、书生,就是人们常讲的渔、樵、耕、读四大人物和老迈婆、买豆等等。大高跷的特点是稳健、高大。

  

责任编辑:崔旭

责任编辑:刘铁民

热点排行

北票新闻网

电话(传真):0421-5823953 投稿箱/举报箱:bpxwzxwz@163.com 主办:北票市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www.lnjubao.cn/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2020014914号